|
|||||
|
|||||
重慶夏天的炙熱早已到來,日頭開始顯露出山城特有的潑辣,陽光像一勺剛潑下的紅油晨光切開霧靄,在江面與樓隙間肆意暈染。長江水拍打著堤岸,將暮色染成深藍。屈曉剛摘下安全帽,警示燈的紅光映著他眼角的細紋—這位在水利一線堅守十年的工程師,剛又完成一場與江河的“博弈”。從鐵軌旁的毫米級爆破,到江面上的鋼套箱沉浮,再到云端課堂的知識傳遞,他用汗水與智慧,在新時代治水篇章中刻下屬于當代水利人的鏗鏘足印。 爆破詩篇:與鐵路線的“400米博弈” 2022年梅雨季,位于重慶金剛沱泵站的空氣黏得能擰出水來,早晨的霧氣裹著火車的轟鳴漫過江面,屈曉剛站在距成渝鐵路400米的警戒線外,指尖摩挲著爆破參數(shù)表。金剛沱泵站工程撞上了硬骨頭——要在距成渝鐵路僅400米處爆破,這段不足馬拉松百分之一的距離,卻因鐵路設施的脆弱性成為天塹。鐵軌旁的碎石子能被火車帶起的風震得蹦跶,技術員直撓頭:“這哪兒是放炮,分明是在火車眼皮子底下玩火! 屈曉剛沒吭聲,粗糙的手上緊攥著圖紙,指尖上的指印深深的嵌入到圖紙里面—這是他第七次在同一個點位蹲守火車過境。遠處呼嘯而過的列車,他看見鐵軌接縫處的枕木正微微發(fā)顫,縫隙里嵌著的碎石子隨著振動輕輕跳躍,像一串被按在琴鍵上的音符。 突然,他把安全帽往地上一磕:“鐵路是鐵的,人是活的!就是因為困難,我們更要去想辦法解決!”金剛沱泵站工地的探照燈將他的影子拉長,與鐵軌的暗影在晨曦中交織—這場與火車的無聲對話,注定要在毫米級的震動中尋找平衡。 然而在面對鐵路眾多部門和復雜的人員關系,第一次和鐵路監(jiān)管部門開會,對方拍著桌子說“炸壞一根枕木,整個項目都得?!?。 正是伴隨著如此緊張的環(huán)境下,白天跑現(xiàn)場,晚上在辦公室不斷地修改施工方案。那天深夜,他盯著電腦里的爆破振動模擬圖突然頓悟:“為什么不用數(shù)碼電子雷管?逐孔起爆能把振動峰值降到最低!” 他帶著技術團隊在江邊搭起試驗臺,雷管起爆的火光映亮眾人期待的臉——當監(jiān)測儀顯示振動數(shù)據(jù)低于安全閾值時,現(xiàn)場爆發(fā)出歡呼聲,驚飛了蘆葦叢里的白鷺。七個月,84次爆破,屈曉剛終于把“不可能”變成了現(xiàn)實。監(jiān)管員拍著他的肩膀說:“你們這幫水利人,還真能在鐵軌邊上繡花?!笨⒐つ翘?,火車鳴笛聲與掌聲共振。他接過驗收證書時,瞥見窗外飛馳的列車——那些曾令他輾轉難眠的鋼鐵巨龍,此刻正載著他的爆破方案奔向遠方。 水下“拼圖”:鋼套箱的浮沉之道 2023年春,金剛沱取水口上演著鋼與水的芭蕾。江風呼嘯,浪濤翻涌,300噸的鋼套箱在吊機的鋼索下微微震顫,像一頭被束縛的巨獸,隨時可能掙脫控制。設計院專家敲著圖紙:“規(guī)范要求整體吊裝,橫風風速在安全范圍內?!?/p> 屈曉剛盯著江面突然卷起的漏斗狀漩渦,指甲摳進掌心:“上個月這兒剛掀翻條采砂船,長江的‘安全范圍’從來不是紙上畫的線!”接下來的半個月,辦公室成了“模型戰(zhàn)場”。屈曉剛用硬紙板、鐵絲搭出縮小版鋼套箱,在水盆里模擬風浪;和協(xié)作隊伍開了不下十場“頭腦風暴會”,最終拍板:分兩段吊裝! 吊裝當天,烏云壓得人喘不過氣。第一段鋼套箱剛離甲板兩米,江面突然竄起橫風,鋼索發(fā)出金屬撕裂般的銳響。屈曉剛的對講機幾乎要戳進喉嚨:“落鉤!先讓前段吃水!”江水拍打著箱體,在他安全帽上濺出細密的水珠,像撒了把碎鉆。當?shù)诙蜗潴w帶著巨大的水花砸向水面時,所有人都屏住呼吸,整個過程經歷十余分鐘,直到潛水員的聲音帶著電流刺啦響起:“老屈,成了,嚴絲合縫!”甲板上瞬間爆發(fā)出歡呼,屈曉剛蹲在甲板邊緣,用抹布擦著鋼索上的銹跡。有人問他怎么敢跟規(guī)范“對著干”,他抹了把臉上的雨水:“不是對著干,是得先摸清長江的脾氣。你看這鋼套箱,看著是鐵家伙,可在江水里就得順著浪的勁兒‘跳舞’。” 他撿起塊石子扔進江里,漣漪一圈圈蕩開,“工程人要像下棋一樣,每一步都算準風、浪、力的平衡,差一毫米都可能滿盤皆輸?!蹦荷^江面時,鋼套箱已穩(wěn)穩(wěn)嵌在水下,像枚打進江底的銀色楔子。屈曉剛摸出手機,相冊里存著幾十張水盆試驗的照片,每張照片里的“鋼套箱”都漂在不同角度的“風浪”里。江風掀起他的工牌,背面還留著上次爆破時蹭上的泥漿——那是他和長江“對話”的另一種語言。 以筆為劍:工程人的終身修煉 “天下難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?!鼻鼤詣偪倫郯堰@句話掛在嘴邊,安全帽上的電建標志隨著他的腳步在工地來回晃動,如同無聲的守護者,見證著施工現(xiàn)場的每一處變化。對他來說,每一根鋼筋的焊接、每一方混凝土的澆筑,都是不能有絲毫差錯的“生命工程”。 翻開他的履歷,像翻開一本熱血的“通關秘籍”。從2016年拿下水利工程資格證,到三年連考五大崗位證書;從二級建造師到一級建造師,每一步都浸透著汗水。他撰寫的論文登上國家級期刊,參與編制行業(yè)標準,而最讓年輕工程師們津津樂道的是他在公眾號 “水利人講技術” 里搭建的 “云端課堂”?!扒?,您這公眾號都快成咱們水利圈的‘網紅號’了!”有次開會,同事笑著打趣。 江水奔涌,人生亦如這鋼套箱的浮沉—有時需借風浪之勢,有時卻要逆流穩(wěn)舵。真正的強者,不是與洪流對抗,而是在漩渦中學會“跳舞”—沉得下心,浮得起夢,終將把人生的楔子,釘進時代的深流。十年江濤,磨平了少年的棱角,卻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。屈曉剛仍在水利征程上步履不停,他以身為舟,以志為楫,在浩浩湯湯的水利長卷中,寫下屬于這個時代的治水華章。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